目前全球电脑和手机的市场的竞争激烈,惠普公司在8月18日宣布了公司放弃WebOS系统的硬件业务,进军企业信息分析市场。据10月14日国外消息报道,《商业周刊》网络版周四撰文指出,尽管依然是全球PC产业的龙头,但是惠普在亚洲市场的出货量一直处于下滑之中,而且在中国、印度市场这种状况尤为明显。
以下,是《商业周刊》网络版周四撰文的文章内容摘要:
郑爱柔(音译:Airou Zheng)曾给给过惠普许多的机会。作为金山公司的一名游戏开发员,她曾在2006年斥资740美元购买过一台惠普笔记本电脑。但是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,这台电脑反复修理了多次,而且主板换过两块。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,她在2009年购买了一台戴尔电脑。郑爱柔说,“我不想再使用惠普笔记本电脑。”
让类似于郑爱柔这样的亚洲消费者再给惠普一个机会,将成为惠普新任首席执行官梅格·惠特曼(Meg Whitman)面临的最艰巨的工作之一--或者是结束运营公司年营收达到410亿美元的PC部门,因为惠普当前正考虑分拆这一部门。惠普当前在亚洲最大的两个国家--中国和印度--的市场份额均处于下滑之中。
多年以来,惠普一直是上述两个市场的龙头企业之一,在中国市场仅次于本土品牌联想,在印度市场则引领群雄。但是如今,因为产品质量、管理失误以及竞争激烈等一系列原因,惠普在上述两大市场的份额均出现了下滑。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,在中国市场,惠普已沦为第四大PC制造商,市场份额尚不足9%,不仅落后于联想,还被戴尔和宏碁超越。在印度市场,惠普今年第二季度的市场份额为11%,低于两年前的15%。如今,戴尔已成为印度PC市场的新贵,市场份额达到了17%。
惠普在中印两国市场份额的下滑更加痛苦,因为上述两个市场是全球为数不多的PC需求依然保持稳步增长的市场。在苹果iPad平板电脑的日益流行可能将蚕食美国其它发达国家PC市场的同时,旧式笨重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仍然是新兴市场的主流产品。在许多消费者还没有拥有一台PC的中印市场,PC市场的销售额仍保持着双位数百分比的增长。惠普拒绝对此接受采访,该公司发言人克莱尔·沃宁(Clare Wareing)在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,“惠普仍长期向中国和印度市场做出承诺。”
在2010年废弃了三个印度本土渠道商之后,惠普当前在该国市场正面临着阵痛,因此不得不以来该国更多的渠道商。惠普的战略无疑是失败的。购买惠普产品的消费者经常必须等待一周时间才能得到新PC,最终他们都选择了购买准备更加充分的竞争对手的产品。市场调研公司CyberMedia Research分析师Sumanta Mukherjee表示,“惠普的管理层并不是一流的。”
在中国市场,惠普在2009年和2010年因为笔记本电脑电池的缺陷,该公司遭遇了一系列的尴尬召回事件。业内人士指出,由于没有很好的应对问题,惠普失去了很多的粉丝。对中国消费者来说,“召回犹如是思想上的纹身。每当看到惠普,就会想到那些事情。”惠普中国管理层的动荡,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。2010年9月,惠普聘请摩托罗拉中国业务总裁高瑞彬领导惠普中国业务。但是在上任不足8个月之后,高瑞彬因个人原因离职。高瑞彬本人拒绝就此发表评论。
虽然宏碁和联想利用了惠普的失误获得了一些市场份额,不过戴尔要更为激进。戴尔将中国客户服务中心的员工数量扩充一倍,增至2000人。此外,戴尔还在印度开设了更多的零售店。目前,中国已成为戴尔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。戴尔大中华区总裁闵毅达(Amit Midha)表示,“在中国市场,我们将不再会退居到第三位。”
(第三媒体 2011-10-16)